近日,太鋼不銹鋼管公司突破無縫管規格極限,一次熱成型生產出25米超長高爐爐底冷卻用不銹鋼管,該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廣闊。
以往的爐底冷卻用管多使用焊接鋼管對接,因存在焊縫,使用壽命和耐高溫性能遠遠低于一次成型擠壓管。由于產品要求口徑大、長度超出規格極限、使用位置特殊等,對耐高溫、抗腐蝕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質量要求,生產難度較大。為了滿足用戶需求,該公司成立攻關小組,擬定專門工藝路線,制作專用模具,通過控制擠壓節奏,減少冷卻彎曲度等措施,成功擠壓出25米超長不銹鋼管,通過檢驗,各項質量指標滿足標準要求和用戶需求,得到用戶的肯定。
日前,貴州鋼繩有限公司來到酒鋼宏興股份煉軋廠,專門追加82B產品訂單。煉軋廠品種線材市場表現不俗,歸功于從原料入廠源頭抓起,優化全流程產品生產工藝,品種線材質量得到大幅提升,今年品種線材訂單總量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近年來,鋼材市場對品種線材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對當前正處在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品種產量、線棒材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煉軋廠來說,搶抓市場的根本手段就是保證產品的品質。
“品種線材多為深加工產品,客戶對線材質量的要求非常高。”煉軋廠技術質量科科長姜軍說,尤其是82B產品,加工后廣泛應用于鐵路工程、高層建筑、跨江斜拉大橋、懸索吊橋、海上平臺等重點建筑結構工程,質量要求嚴格。目前,預應力鋼絲、鋼絞線用盤條等擁有國內多家穩定客戶,得到了國內市場廣泛認可,樹立了酒鋼硬線產品的品牌形象。盡管如此,品種線材產品也暴露出如拉拔脆斷、酸洗困難等問題,對用戶后續生產加工的穩定性影響較大。尤其是一到冬季,82B產品的拉拔性能更不好控制。
針對品種線材產品的質量波動,煉軋廠專門成立質量提升攻關組,集中專業技術人員,緊盯關鍵核心問題,制定整體質量提升方案,重點解決占品種效益較好的82B等產品質量問題。
該廠技術人員找來寶鋼、日本神戶制鋼、沙鋼、水鋼等國內外品種線材企業生產的品種線材樣品,分析化學成分、微量元素、夾雜物、組織結構等關鍵控制因素,并與酒鋼產品進行對標,尋找差距,明確短板。在進一步搞清82B產品相關生產理論的基礎上,技術人員結合現場設備條件,積極探索82B工藝優化目標和措施,提升82B產品整體質量,增加82B產品經濟效益。
攻關人員從原料入手進行優化,嚴格控制82B生產入爐條件,實現精料入爐;結合簾線鋼生產工藝及夾雜物塑性化處理技術,開展脫氧劑替代試驗,全程實現無鋁化冶煉,并在試驗的基礎上固化工藝操作;推行精煉精準鈣處理工藝,在控制鋼水鋁含量的同時,優化鈣處理工藝,減少外來夾雜物的形成;整澆次實現恒拉速澆鑄,穩定了鑄坯表面質量及內部質量;完善鑄坯下線管理制度,實現鑄坯緩冷工藝,改善碳、錳等元素偏析程度;優化軋鋼加熱爐自動燃燒控制工藝和軋鋼窄范圍控制工藝,提高了鋼坯溫度的穩定性;調整軋制節奏、終軋溫度,改善了盤條表面氧化層結構及盤條表面質量。為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煉鋼系統根據82B鐵水條件、轉爐終點控制、鋼水精煉效果和連鑄生產穩定性控制等情況,對82B鑄坯實施分級管理。嚴格執行吊裝要求,避免出現吊裝事故。從原料入爐到產品吊裝出廠,煉軋廠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定制生產滿足用戶加工要求的差異化產品。
通過全流程工藝優化和質量控制措施的實施,82B鋼水潔凈度明顯提高,鋼中夾雜物整體含量降低,特別是大型夾雜物等級降低至0.5級以下,夾雜物中氧化鋁含量降低18%,82B盤條小結疤等表面質量問題得到解決。從用戶反饋情況來看,線材拉拔性能較優化前呈穩定趨勢。目前,未產生因拉拔斷裂導致的質量異議,產品綜合性能指標完全滿足下游用戶加工要求。今年一季度,該廠82B產品銷售量達到2.88萬噸。

平面型、齒型和I型,有200多個標準品種(依據不同的運用環境,可對其表面進行不同的防護處理)。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9日電據生態環境部29日消息,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意見要求,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此外,意見指出,對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意見指出,主要目標為全國新建(含搬遷)鋼鐵項目原則上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有序推進其他地區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
意見指出以下五方面重點任務:
(一)嚴格新改擴建項目環境準入。嚴禁新增鋼鐵冶煉產能,新改擴建(含搬遷)鋼鐵項目要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按照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指標要求,同步配套建設高效脫硫、脫硝、除塵設施,落實物料儲存、輸送及生產工藝過程無組織排放管控措施,大宗物料和產品采取清潔方式運輸。支持鼓勵鋼鐵冶煉產能向環境容量大、資源**條件好的地區轉移。鼓勵重點區域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通過工藝改造減少污染物排放,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二)積極有序推進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各地應圍繞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需求,按照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總體要求,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有序推進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要加強對企業服務和指導,幫助企業合理選擇改造技術路線,協調解決清潔運輸等重大事項。
因廠制宜選擇成熟適用的環保改造技術。除塵設施鼓勵采用濕式靜電除塵器、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濾筒除塵器等先進工藝,推進聚四氟乙烯微孔覆膜濾料、超細纖維多梯度面層濾料、金屬間化合物多孔(膜)材料等產業化應用;煙氣脫硫應實施增容提效改造等措施,提高運行穩定性,取消煙氣旁路,鼓勵凈化處理后煙氣回原煙囪排放;煙氣脫硝應采用活性炭(焦)、選擇性催化還原(SCR)等高效脫硝技術。加強源頭控制,高爐煤氣、焦爐煤氣應實施精脫硫,高爐熱風爐、軋鋼熱處理爐應采用低氮燃燒技術;鼓勵實施燒結機頭煙氣循環。
(三)依法依規推進鋼鐵企業全面達標排放。未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應采取治污設施升級、加強無組織排放管理等措施,確保穩定達到國家或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重點區域應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嚴格鋼鐵企業排污許可管理,加大依證監管執法和處罰力度,確保排污單位落實持證排污、按證排污的環境管理主體責任。不能按證排污的,實施限期治理,按照“一廠一策”原則,逐一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逾期仍不能滿足要求的,依法依規從嚴處罰。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依法依規實施停產整治或責令關停。
(四)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生產設施。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提高重點區域鋼鐵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標準,有條件的地區可制定標準更高的落后產能淘汰政策。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促使一批經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產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列入淘汰計劃的企業或設施不再要求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加大重點區域鋼鐵產能壓減力度,河北省2020年鋼鐵產能控制在2億噸以內。列入去產能計劃的鋼鐵企業,需一并退出配套的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重點區域城市鋼鐵企業要切實采取徹底關停、轉型發展、就地改造、域外搬遷等方式,推動轉型升級。
(五)加強企業污染排放監測監控。鋼鐵企業應依法全面加強污染排放自動監控設施等建設,并與生態環境及有關部門聯網,按照鋼鐵工業及煉焦化學工業自行監測技術指南要求,編制自行監測方案,開展自行監測,如實向社會公開監測信息。
意見還指出,鋼鐵企業達標排放是法定責任,超低排放是鼓勵導向,對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有關稅法。按照環境保護稅法有關條款規定,對符合超低排放條件的鋼鐵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待遇。應稅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低于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落實購置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抵免優惠政策。
(二)給予獎勵和信貸融資支持。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給予獎勵。企業通過超低排放改造形成的富余排污權,可用于市場交易。支持符合條件的鋼鐵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進行直接融資,募集資金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等領域。
(三)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嚴格落實鋼鐵行業差別化電價政策。對逾期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省級政府可在現行目錄銷售電價或交易電價基礎上實行加價政策。有條件的地區應研究建立基于鋼鐵企業污染物排放績效的差別化電價政策,推動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
(四)實行差別化環保管理政策。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對鋼鐵企業實施差別化應急減排措施。其中,橙色及以上預警期間,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燒結、球團、煉焦、石灰窯等高排放工序應采取停限產措施。重點區域內要進一步強化差別化管理,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在黃色預警期間,燒結、球團、石灰窯等高排放工序限產一半;在橙色及以上預警期間,燒結、球團、石灰窯等高排放工序全部停產,煉焦工序延長出焦時間,不可豁免。當預測到月度有3次及以上橙色或紅色重污染天氣過程時,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實行月度停產。
未實現清潔運輸的鋼鐵企業要制定錯峰運輸方案,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中。重點區域內的鋼鐵企業,除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外,在橙色及以上預警期間,原則上重型載貨車停止運輸。
(五)加強技術支持。生態環境部等研究制定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相關技術指導文件,適時修訂鋼鐵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鼓勵大氣污染嚴重地區出臺鋼鐵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支持鋼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環保工程技術公司等合作,創新節能減排技術。鼓勵行業協會等搭建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交流平臺,促進成熟先進技術推廣應用。

-/gjcjdj/-
http://www.k513.cn